十堰市十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
在重卡市場上,東風和解放是神一般的存在,十年來,兩者輪流稱王,共同撐起了中國重卡市場的頭部軍團。
對于這兩個品牌,卡友們各有喜愛,牽引車卡友,尤其是北方用戶大都喜歡解放,西南、西北尤其是專用車用戶則對東風更青睞,兩者也是各有所長。綜合說到兩個品牌的時候,到底哪一個更強呢?
先說品牌力。從口碑及品牌歷史的角度看,解放在品牌上更勝一籌。中國最悠久的卡車品牌,純自主的民族品牌,東三省唯一行業前十品牌等標簽讓解放成了許多卡友選車時的首選。而在與沃爾沃合資之前,東風也是強大的,反倒是合資之后略顯頹勢,這有些像當年的上汽依維柯紅巖,先進技術的引進是好事,但同時也帶來了多方管理的弊端。中西文化的差異讓決策變慢,對產品和市場的理解也不同,結果是技術的助力與對管理的掣肘抵消,整體上并沒有體現出合資的優勢。
再說產品力。解放是目前重卡市場上技術最強的品牌,不缺錢、尤其是上市后的解放在研發上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多,但解放也有其劣勢,這便是發動機。按說錫柴在重型發動機市場也算是老品牌,與濰柴、玉柴相比本應有不遜色的產品,但實際上錫柴的發動機尤其是大馬力發動機被濰柴遠遠甩在身后,在國六排放即將到來的時候在國六動力上又沒有太大優勢,解放特殊的身份又決定了不能大批量配套其他品牌的動力,這便成了解放的軟肋。近來解放計劃收購依維柯一定程度上也是想解決動力問題,一旦收購成功,依維柯發動機將補齊解放的短板,而錫柴也只能是勵精圖治、臥薪嘗膽了。
東風的產品力挺強的,不管是天龍還是專用車領域的天錦都有非常不錯的占有率,之前的雷諾動力、東康也讓東風有著充分的動力保障。與沃爾沃合資后,歷經波折地引入沃爾沃的發動機和變速箱,卻沒有一炮而紅,這幾年又轉身做自主動力鏈龍擎,想必也是與沃爾沃合作不太順暢,另一方面也是順應國家扶持自主品牌的需要。從龍擎初期的市場口碑看一般般,就像劉漢如的漢馬動力,叫好不叫座,與濰柴、康明斯、玉柴等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。
看未來5年的發展趨勢,解放因為解決了資金鏈問題,加上正在加速的國際化步伐,還有高端車型J7的發力,將會保持強勁的競爭力。東風能不能反超解放取決于與沃爾沃合作的程度,或許,學習一下上汽,完全把紅巖控制權收回轉為自主發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在合資多年以后,中國品牌應該看清一個事實:國外品牌不可能會把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同步給中國市場,一是過于先進的產品中國用戶接受不了,二是國外品牌還要保持自身優勢,奔馳一直不肯把最新的發動機給歐曼不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嗎?
總之,解放收購依維柯是想取其精華武裝自己,東風轉為自主發展不失為上策。整體而言解放有更大的優勢繼續領跑,東風要趕超要使出十二分的力氣才行。
來源:車友心經